公益广告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只有让大众从内心接受才能达到公益广告的目的。公益广告的创意必须从受众心理入手,宜采用劝诱提示式、情感式、幽默式、恐惧式、含蓄式等表达方法,丰富广告的创意,增加广告的魅力,使公益广告深入人心。
广告构思的灵魂就是创意。没有创意的广告,就如同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不易被受众接受。广告创意的本质就是人们行为中产生的思想、点子、立意、想象等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创造新事物或新形象的思维方法。由于公益广告是为社会服务的,只有让社会大众从内心接受才能达到公益广告的目的,所以公益广告的创意必须从受众心理入手,注意表达方法。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推销观念的形式,需要根据受众的心理接受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进行感悟反省,直至自愿接受。这就是劝诱提示式表达法。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劝诱提示要有充分的理由提供一个理性的认知基础,要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陈述与之相关的利益关系,比如让受众明白,接受这种观念并付诸行动,可从中得到某种好处;反之则害人害己。
公益广告只有提供了充分的理由,才能为受众理解并接受其所要传达的观念。其次,劝诱提示要可信,要从受众出发并结合亲身体验和感受进行渲染,这样,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情感经历,与之进行对比和判断。
公益广告传达的虽然是抽象的观念,但主题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普遍的意义。因此公益广告可以通过诱发受众的情感,使受众对广告产生共鸣,从而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沟通。运用情感式表达法要注意:情感的激发要利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和细节,与受众的生活贴近,与受众的情感体验吻合,只有真切朴实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心。
情感的激发还要与广告主题的类型相适应,即应根据广告目标受众的情感心理来设计情感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情感渲染要收放有度,谨防夸张、过度的情感引发人们的反感。 推荐阅读:公益海报设计的人文内涵!
公益广告一般较严肃,涉及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等具有价值导向的题材。然而严肃的主题不必“皱着眉头”去做,可以试着用幽默的表达方法,即运用轻松愉快的方式来表达严肃的主题和思想。幽默式表达法符合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压力下,寻求心理轻松和平衡的精神需求。同时,幽默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公益广告的传播。
在创作中运用幽默式表达法要注意:幽默的题材要贴近目标受众的生活,并且不可为了幽默而幽默,单求形式上的哗众取宠。幽默是一种能迅速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方法,可以让受众在轻松的气氛中领会广告的主旨,从而增强广告的传播效果。
公益广告在“反对什么”的主题中,通常利用人们对危险的一种惧怕心理,采用恐惧表达法创作广告,即先向人们展示不良行为引起的恶性后果,进行规劝批评,再向良性方向引导。在恐惧式表达法的运用中要注意:恐惧的程度要适度,要与不良行为引起的后果大致相当――只有把握恐惧的可信度,才能更好地发挥恐惧的作用,达到规劝的目的。
含蓄式表达法是在公益广告的创作中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含蓄委婉地表达广告的主题,即表达的意向隐含在形象里,人们可以通过感受熟悉的形象来领悟隐含其内的深沉意味。这种公益广告一般具有深沉的美感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一种高品位的智慧美,这与受众心理需求层次的升级相吻合。
含蓄式表达法在运用中要注意:含蓄表达的喻体、象征体最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以利于受众的理解和把握;要抓住喻体或象征体与广告受众之间的联系,准确切入,便于受众正确地联想理解,以更有效地传达广告的主旨;要有创意特色,即创意要有个性,要让受众在初次的联想与领悟中受到震撼。
创意是公益广告的生命,有了创意才有魅力,有了魅力才会深入人心。公益广告追求的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良知与良知的共鸣,目的是唤醒人们的人性与良知。所以,要想让受众接受,必须从受众心理出发,求得与受众心灵上的“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