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创意的广告文案还是新生的骗子?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1-26 11:41:20

2018年6月4日下午,重庆九龙坡区石桥铺商圈联合执法办公室接到一名男子投诉,称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老掉牙的“街边免费美容陷阱”,两个小时被推荐做套餐,推销产品,骗走数千元,经过执法人员到达现场检查并约谈,经营者退还投诉人”体验费用“两千余元。

 


时代变更,如今的骗子也更新了手段,甚至更新了身份。

 

更新成为一个经营者,无论是在教育领域、商业领域还是新媒体平台,为了提高宣传以及获利等目的,想出各种各样的绝招对付消费者,让消费者措手不及。

 

例如转发集赞就可以到某某明星演唱会做工作人员,实则去到演唱会门口卖花;”专家“义诊免费讲座,实则夸大吹嘘所推销的产品,让老年人购买,甚至瞎买;珠宝店铺免费抽奖活动,实则每个消费者抽到的都是一等奖,然后鼓吹消费者购买”珠宝“。


 

打着明星的幌子做廉价兼职广告;利用专家的名头,给产品做广告;抓住消费者心理,做心理广告......

 

这种打广告的方式到底是一种新生骗局还是了解受众心理的一种的营销手段呢?

 

就如某宝上同一家店的卖家秀和买家秀,无论是哪种角度都可以看出衣服材质的不同。

 


卖家秀图片好看无疑会引来许多消费者消费,可最后消费者收到的快递是含有与卖家秀材质不符的衣服以及一份“五星好评截图发客服可返现五元”的卡片,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妥协了这种看起来似乎公平的待遇。然而这种被刷起来的好评又蒙蔽了后面的消费者。

 

这何尝不是一种利用消费者刷出来的好评打广告呢?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张卫健演的电视剧《聚宝盆》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老板娘有一条衣服卖了好久,低价10两都卖不出去,沈万三过来让老板娘配合自己演一段。

 

演绎开始,老板娘在后面忙活,沈万三当伙计接待新来的客人,客人询问衣服价格,沈万三装耳背,问老板娘衣服价格多少,老板娘说30两,沈万三装耳背转告客人“哦!10两!”客人看到沈万三耳背觉得捞了个大便宜,赶紧结了帐走人。


 

这种营销手段就像如今微博、微信上常常有类似尖货领优惠券变白菜价,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打广告的方式呢?只不过销售方抓住了大众爱贪小便宜的心理罢了。

 

除了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广告影响销量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安慰剂。

安慰剂的成分有很多:听说隔壁的谁谁谁就是吃这个药把七八年来的病给治好了;某某明星在小红书上推荐的,错不了......

 

敷了这款面膜你的皮肤真的补水了吗?你真的体验到这款面膜中海藻、氨基酸等成分了吗?你真的会去考证所使用的面膜是否有面膜本身介绍的成分吗?不,不会,只是店家这么说,大家都这么说,那么心理上默认它就是有的。


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广告,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1.只要对的,不求贵的。

不盲目跟风追求品牌,理性消费。


2.当发现有不实广告,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

有相关资料表示,消费者如果因为不实广告受到损害,可以直接向企业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消费者协会检举。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L

排版编辑:L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