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生涯丨校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团队主创专访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17 08:40:27

2018年5月11日,备受关注的学校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英东学术报告厅举行。经过紧张激烈的展示与角逐,最终评选出活动的获奖团队。令人激动的是,本次大赛金奖由我学部于歌唱婉带领的团队摘得。

本次我们有幸采访了团队主创于歌唱婉同学,听她讲述她的大赛经历与成长过程。


团队组长及主创:于歌唱婉,地理科学学部2016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曾任地理科学学部研会副主席。(附带师姐可爱的自我评价:摩羯座,喜欢户外但又懒→_→)

【项目简介】

遥光深度游学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更专业、更丰富、更能培养学生能力的研学旅行课程。我们以社会化学习为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将学生置于真实、复杂、开放的社会大课堂中,给予他们丰富的材料,引导他们在现实复杂问题中自主观察、调查和思考,从而获得对地区自然人文及其发展的深度理解,真正提升学生素养。

活动现场及荣誉证书


【公司名称及logo介绍】

“遥光”来源于北斗七星的第七颗星的名字“摇光”。北斗七星能在夜晚帮助我们指明方向。同样,对一个遥远地方的理解,也能像一束光点亮你的生活,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公司的标志上方是北斗七星,它们是夜晚的自然光线,代表了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自然部分。标志下方是城市灯光,它们是夜晚人为的光线,体现了城市的繁华,代表了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人文历史部分。将北斗七星与城市灯光相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表达公司让学生获得对地区的全方位理解的课程设计愿景。

logo设计: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硕士生丁磊

Q1:你们团队的参赛项目是有关研学的,想请问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项目,出发点是什么呢?

A1:由于专业的缘故,平时会去很多学校听公开课,有听各个学校的校长、老师介绍学校特色活动,了解到北京有很多学校开展假期野外游学,对此产生兴趣,但没有想过要自己去做。后来看到有机构在招聘研学课程设计的兼职,才意识到研学旅行是一个可以做的点。后来联系该机构,并给他们做了几个研学手册的设计,在此过程中大概了解了行业的发展现状,也发现了市场的一些“痛点”:很多研学方面的公司并不擅长教育,大多数为旅行社类机构转行,专业性不足,设计的手册很少有探究开放类问题,并且研学团多为大规模集体出行,且行程安排得满满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在听研学导师或景区导游的讲解,在手册上做些记录。整体上还是走马观花,并未真正起到研学旅行的意义。

回想起本科时学院组织的野外实习,觉得对现在的研学旅行很有借鉴意义。因而产生做真正的研学的想法,让学生能够真正提升能力开阔见识,而不是做“大型旅游团”。且自己有北师大地理学的教育背景,说出去大家都很认可,因此还挺有信心的哈哈。

 

Q2:想问下团队成员都有哪些,当时是怎么组建现有团队的呢?

A2:共8个同学,包括地理、心理、教育、历史、会计,跨越了学校、专业和年级。两个是学部的同学,两个是高中同学,其他是一些学校活动中认识的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我是一个一个联系他们的,也是为了让团队看起来更靠谱。实际上的确很靠谱。

【成员信息】

马金鹏 经济管理学院(北航)会计 2016级硕士

马巍 地理科学学部 课程与教学论 2016级硕士

刘小树 心理学部 心理学 2011级本科

吕洋 历史学院 中国史 2017级硕士

何小舟 教育学部 教育学原理 2017级硕士

赵建航 机械学院(吉大) 工业工程 2012级本科

赵诗童 地理科学学部 人文地理 2017级硕士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成员合照


Q3:在此次参赛准备过程中,有用到哪些我们专业相关的知识呢?你觉得我们地理学科知识的帮助大吗?

A3:当然有用到专业知识,并且帮助很大。由于研学旅行与地理和历史学科关系紧密,因此本项目运用新课标地理和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在一开始设计课程时,发现自己只会出地理题,但是目前的研学中还是以人文历史和文化为主,因此我们也吸收了历史和人文地理专业的同学。我们是北师大的学生,还是学地理、历史、教育的,与我们的项目非常相关,因此评委会觉得我们很靠谱,这就是潜在的专业优势。

 

Q4:项目的筹备过程大概有多久呢?这个时间和分工又是如何安排的呢?

A4:赛前:3月末发布报名通知,准备时间约半个月,4月中旬需提交一个商业计划书。

初赛:4月20日举办初赛(100进14),分为三个组同时进行,抽签排号,答辩5分钟,然后是评委提问。有赛前培训,培训时评委再三强调,展示时要先说最重要的,例如创新点、团队主要工作等。

决赛:5月11日在英东楼。比赛分为创意组和创业组,比赛过程每个小组由主讲人展示4分钟,评委提问3分钟。

我们整个项目的形成就是从三月末开始的。主要任务就是写出BP(商业计划书),然后做一个答辩PPT。这些在初赛之前就要完成,之后就是修改工作了。

 

Q5:参赛过程中有遇到哪些困难吗?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A5:困难就是有的时候产生自我怀疑,觉得我们的创新点没什么意思,觉得我们好像也没什么专业壁垒,好像这个项目谁都能做。创业中经常要问自己的两个问题“为什么这个能做?”“为什么是你来做?”都没有思考清楚,时常陷入有信心-怀疑人生-重获信心-又开始怀疑人生的循环当中。有意思的是,当有些人质疑我们的项目时,我会很不服地与他争辩,结果在反驳的过程中,我会觉得,哎我这项目还不错嘛,有这么多优势!就重建起了信心。后面也多次反复,最后比赛的时候就让自己充满了迷之自信,不过拿金奖也是很惊喜哈哈。

另一个困难是商业计划书之前完全没有了解过,网上模板众多,不知如何写。最后硬着头皮写出来,感觉自己写了一篇开题报告,排版和美化也不太精致,别的组的计划书都做得特别漂亮,而且全部彩打。还好校赛评委没有嫌弃外表主要看的是内容哈哈。 

 

Q6:本次大赛从组建团队到筹备再到最后的获奖,整个过程有何收获和感悟呢?

A6:从报名到决赛共一个半月的时间,整体筹备时间仓促。其实可以看到大家的团队都很好,创意亮眼,且产品也很棒。实力相差并不大。最后能够获得金奖,很惊喜,也有愧疚,觉得别的队的产品比我们好。其实自己原本就是个创业的小白,现在通过比赛、通过和别人的交流,变成了一个创业的中白吧,至少懂了一点点。鼓励大家多参与一下此类比赛,多学一点东西总是好的。

还有个感悟呢,就是我自认为能获奖很大程度是因为我讲的比别人好一些,虽然这样说好像有点嘚瑟的成分,但我真是这样觉得,感谢我给自己的迷之自信,让我们的项目看起来更优秀,建议大家一定要练的脸皮厚一点,大胆展示,现场介绍和展示非常重要,不要羞涩o(*////▽////*)q。

Q7:未来若有师弟师妹们想要参与此类大赛,有何建议或经验呢?(关于团队组建、项目选题、筹备等)

A7:组建团队:最好能根据项目的需要,使队员专业多样化,与项目结合紧密,这样使得团队很专业。团队成员最好彼此熟悉,便于沟通和交流,团队协作、靠谱的队友很重要。

项目选题:不要为了参赛而去硬想题目,这样想出来的题目没什么意义,选题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发现的,一定要有创新点,要有亮点有广泛的市场,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千万不要提出一些烂大街的想法。比如今年还有人做校内二手物品交易平台,这个以前就有人做过,就太老套了。还有做校园文化物设计的,这个一方面是不新,一方面是没有大的市场空间,客户可能只有一个学校的人,评委不会喜欢这样的项目的。项目最好能和专业结合,会让评委觉得有可行性。北师大的学生做教育的也很多,在市赛和国赛上,北师大的做教育,就会比别的学校做有优势。

筹备:时间越早越好,尽量早有想法早实施,不要等到比赛通知都发了才想起来要做。题目一定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能够体现项目的主题和特点,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们是干嘛的。面向的客户目标要明确,比如说某一类人群。说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客户的,评委往往不喜欢,会建议你先专注一类客户。

 Q8:对于未来专业学习以及个人发展的规划?

A8:当前还是学好专业知识为主。在创业方面,希望能趁着年轻,把握市场机会做一些想做的事情。众所周知,创业有风险,但自己还是挺有信心的,希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我们,一起来做研学课程设计。

给师弟师妹的寄语

关于创业大赛选题:要找到市场的痛点,善于发现“蓝海”。

关于学习:学习不是唯一的任务,要积极参与活动,现在发现曾经参与组织活动的经历,在创业中非常的有用。同时,一定要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深度掌握某些实践性技能,比如做海报、做视频、做PPT等,都很有用。

关于做事:任何事情都要尽早做准备,等到需要时再准备就来不及了。希望大家都能敢于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采访的主要内容,由衷地感谢于歌唱婉师姐能够认真热情地与我们分享她的大赛经历与个人成长感悟,并为大家提出建议与寄语,希望小伙伴们都能有所收获与启发,找到自己的方向,也衷心希望于歌唱婉师姐能够从心而动,收获属于自己的更多风景。


图片:于歌唱婉

采访及文案:魏梦瑶 

排版 :魏梦瑶

审阅:黄晓琪

长按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bnugeography@163.com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