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运河、老北京,新故事之“宣武门”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8-09 14:18:23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大运河对北京城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有“北京城是漂来的”说法,由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策划出版的《漂来的北京城》曾有详细的运河历史故事记载。作为沟通中国南北的交通主干,大运河向京城输送着所需的物料,可以说“没有老运河,就没有老北京”,同时,运河也孕育了沿线的众多名城古镇。今天带您走进老运河、老北京,新故事之“宣武门”。

宣武门,辽代在南京城东北角,金代在中都城东北角,光太门之南,属嘉会坊。元代在大都城南垣顺承门之南。明永乐年间修建北京城,将大都南城南移另筑新墙,在正对大都城南垣顺承门之处设一门,仍名顺承门。明正统四年(1439),增建门楼、箭楼与瓮城,取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有"武烈宣扬"之义,改称"宣武门"。

宣武门门楼高30余米,为三滴水檐歇山式重楼建筑,两边靠城垣内壁一侧分别有马道与城内通达。箭楼在门楼之外,略低于门楼,设有箭孔80个。瓮城呈长方形,长83米,宽75米,将门楼与箭楼连接为一体。门楼以西设有一水关,城内雨水与污水可沿明濠顺此排入南护城河。城外护城河上还有一石桥。清代的城楼规制基本沿袭明制,仅加以修葺,至民国年间箭楼已不存在。1966年修建地铁时将门楼与城墙拆除,护城河被填平,辟为宣武门东、西大街。

宣武门还有一有名的地方便为其外的菜市口刑场,囚车从此门出入,人称"死门",令人回味的是:瓮城上的午炮每日一响,声震京华,京人以此对时,人称:"宣武午炮"。因为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犯人经刑部审核确定,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宣武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三个大字儿:"后悔迟"。

菜市口是北京的闹市,从南方各省来的人,过卢沟桥,进广安门,再进入北京内城大都要经过这里。这里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死刑执行地,菜市口没有什么固定的地方作刑场,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户或者药店门口,设下监斩官的坐案。

宋末元初,被元朝统治者关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为不肯屈服,最后在菜市口被杀死。他在刑场上,态度庄严地对监斩官说:"我为宋朝能做的事,现在终于做完了",然后慷慨就义。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也曾在这里喊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迈遗言,更是为这刑场增添了肃杀之气。而今,我们只有通过历史记载,来更多的了解那个时代的故事。

琉璃厂文化街,位于现在的和平门外,西至宣武区的南北柳巷,东至宣武区的延寿寺街,全长约800米。辽代这里叫“海王邨(村)”。元代在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明代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迁至现在的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琉璃厂成为文化街源于清初顺治年间,在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而琉璃厂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附近,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附近,官员、赶考的举子也常聚集于此逛书市,使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各地的书商通过运河运输其各地书籍,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

琉璃厂有许多著名老店,如槐荫山房、茹古斋、古艺斋、瑞成斋、萃文阁、一得阁、李福寿笔庄等,还有中国最大的古旧书店中国书店,以及西琉璃厂原有的三大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而琉璃厂最著名的老店则是荣宝斋,有人说:琉璃厂因荣宝斋等著名文化老店而享有盛名。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光绪年间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更名为“荣宝斋”。

著名书法家陆润庠题写了“荣宝斋”三个字。清末,文人墨客常聚此地,而民国年间老一辈书画家如于右任、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等也是这里的常客。荣宝斋注重书画珍品的收藏,并已形成一个优良的传统,故有"民间故宫"之誉。"2019年,其木版水印技艺、装裱修复技艺(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也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如今的宣武门,不仅是古都新貌,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街道两旁的平房小院早已换位于高楼大厦,民族小学以全新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哺育着回族的儿童;清真超市、吐鲁番餐厅给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

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名人故居既保存了传统精华,又赋予了时代内容。如宣武大街北侧的纪晓岚故居,走进宅门,一股翰墨幽香便扑面而来,这位组织编纂《四库全书》的文人才子对中华民族历代文化的搜集整理,不仅功在当代,而且惠及万世子孙。

体现着厂甸文化的琉璃厂修建的高雅朴素,一座座平房店铺中珍藏的碑帖字画、钟鼎文物,都记载着民族的古老历史和文明。清末兴学时最早兴办的五城中学堂,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为祖国培养了无数精英。如今,不仅校舍恢宏,设备先进,而且名师荟萃,充分发挥了教育资源整合的优势,为培养顶尖人才奠定了扎实基础。

现在的宣武门,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又体现了现代进步的勃勃生机。“没有老运河,就没有老北京。”想探寻了解老运河、老北京、新故事,请您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精彩内容。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