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几天清明假期小伙伴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是趁着假期,去看看陌生的风景,或是懒散地享受独处的时光,窝在沙发里读本书,看部电影,无论哪一种,都是一份轻松惬意。
总之,身体和灵魂,有一个要在路上。我们总有很多想要到达的地点,却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并没有真的踏上行程。
所以今天,想为你推荐几本书,借用文字的描述,从书中打开哆啦a梦的任意门,让灵魂踏上一片向往的土地,感受那里的一草一木,一餐一食,领悟一片不同的风土人情。
《旅行的艺术》
Alain de Botton
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 ,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
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德波顿是一个知识渊厚且富有逻辑思辨能力的作者。他曾经是大学的哲学讲师,有着深厚的哲学素养,从苏格拉底、洪堡,到爱默生、尼采,他都有过系统的阅读。此外,对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他也有广泛的涉猎。因此,在论及“旅行”这一陈词滥调的题材时,他不仅时时表现出理性的悟觉,而且还能结合福楼拜、,参照凡·高等画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观照“旅行”、剖析“旅行”。
◎“我在餐厅工作的时候,每天都能看到死去的人。“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已经放弃生活的人。死亡对我们的要求不就是放弃生活吗?”“其实,生命唯一的、真正的标志就是成长,而成长是痛苦的。所以,选择生命就等于接受痛苦。有些人对痛苦避之不及,所以放弃了生活。他们把自己的心埋葬起来,或是用毒品和酒精让自己麻痹,直到自己再也没有任何感受。讽刺的是,他们的逃避行为比那些让他们避之不及的东西更加痛苦了。”
◎“桑托斯太太,她就住在沿这条马路往前走的德尔加多农场。她去过的离家最远的地方就是西雅图。她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还有什么。她甚至没有办法想象出薄雾在日月潭上升起,或是阳光拂过意大利奇安蒂葡萄园时的情形。她的生活方式就是惜命人的生活方式。”
惜命人,就是那些牢牢抓住自己生命不放的人,因为他们觉得这就是一切,以为自己可以把握住这段生命。但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将过去,一切。你没有办法抓住任何东西。但是,他们应该看看四周,这样,他们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远方的鼓声》
村上春树
这本书是村上春树旅居欧洲三年时间里的生活随笔。
在欧洲的这三年里,村上仍然在坚持写作,他最畅销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就诞生于这段时间内。其他时间,他就像一个普通居民一样,无声地融入当地的生活——比如他会坐着公交车去买菜,比如用跑步去欣赏城市的大街小巷,又比如他还遇到了意大利盗贼的光顾……
但他把这些琐事都记录下来,写得轻松又自由,读起来就像春天的微风一样惬意。
读着这本随笔,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和写小说时完全不一样的村上春树。不再忧伤迷惘,反而就像是邻家大叔一样亲切质朴,还很幽默。
旅行,只不过是生活在别处而已。我们应该保持的,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这类人山人海的地方从未去过,一想到人山人海就万念俱灰。
◎如此一来二去,我觉得一下子老了许多。昨天是老婆生日,我们是在老婆生日那天离开日本的。由于时差关系,她得以度过一个十分漫长的生日,十分十分漫长的三十八岁生日。第一次遇见她时,我们都还双双十八。十八,每喝必烂醉如泥的时光。尔来二十年。
◎一天早上睁眼醒来,蓦然侧耳倾听,远处传来鼓声。鼓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很远很远的时间传来,微乎其微。听着听着,我无论如何都要踏上漫长的旅途。这也没什么不妥。毕竟听见了远方的鼓声。此时此刻,我觉得这是唯一使我踏上旅途的缘由。
《在漫长的旅途中》
星野道夫
人的一生,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单独在零下四十度的冰河地带扎营一个半月,所拍摄所写下的冰河挤压滚落至海中的声音;长期在海湾中冒着酷寒与浪涛,划着小独木舟来回巡弋所捕捉到的座头鲸深潜前扬起尾鳍的画面;一个人横跨阿拉斯加的四季,在各地扎营所记录下的驯鹿……
旅居阿拉斯加二十年,长期只身行旅于酷寒的极北大地,对于生活在严苛自然环境中的人与动植物,以镜头和执着投注关怀的目光,同时也以无尽的温柔笔触,诉说重新省思所谓“丰富人生”与“幸福”定义的静谧话语。
透过书中真切质朴与撼动心灵的叙事构图,读者可以跟随星野道夫深印在大地上的足迹,沿着一幅幅的照片,将眼光延伸到清澈深沉的极北大地,进行一场回归自然的心灵之旅。
◎不同的人,即使站在同一个地方,透过各自的人生,看到的风景也有所不同。
◎有漫长而酷寒的冬天是件好事,如果没有冬天,就不会这么感谢春天的到访,夏天的极昼,还有极北的秋日美景了吧。如果一整年都开着花,人们就不会这么强烈地思念花草。花朵会在积雪融化的同时一起盛开,那是因为在漫长的季节里,植物们早已在雪地下做好了准备,蓄势待发。我想,人们的心灵也是在黑暗的冬天里,累累积了对花朵满怀思念。在季节毫不停留地更迭交替时,我们可以停下脚步。这些季节的色彩提醒我们,人只能活一次。
◎今天的太阳也只是稍微在地平线探个头.吸尘的夕阳染红了冻结的天空,不一会儿四周便暗下来,漫漫长夜就此展开.黑暗的冬天比夏日的永昼更吸引人的,是对阳光的期待.那好像可以唤起遥远的记忆,让我们重新认识早已忘怀的脆弱。
《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
迈克尔·布斯
1539年,在奥拉斯 • 马格努斯绘制的《海图》中, 这里还是一片海上巨怪频出的边陲之境,沉睡近500年之后,一跃成为地球上幸福感最为强烈的地区,仅剩天堂可以与之媲美。
“北欧迷团”逐渐演变成为今日世界最令人沉醉的神话之一, 极光照耀之所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里的秘密 ,连距离最近的邻居也未闻其详,据直线到达距离最短的欧洲人明确表示,其实相比之下,他们还是更了解亚马孙雨林。
终于, 一位自认幽默、 勇敢又较真的英国人, 大胆走入这块披着面纱的传奇地域,径自推开神秘芳邻的窗扉, 苛求真相,一探究竟,为卷裹全球的现象级“北欧热潮”还原一段最为忠于原貌的解读。
假如幸福背后真的有迹可寻,这将是一场再值得不过的旅行。
◎人一旦被剥去喜欢自己的错觉,纯真就结束了。
◎北欧人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他们信任他人,生活成功,当我们面对他们,一种直觉的反应是想要挑刺,想用X射线透视他们的破绽。我在写作本书期间,也不能完全克制这种冲动。但是,北欧读者如果看到这本书,请你们原谅。就当我是嫉妒吧,如果这样可以让你们心里好受一点儿。
《最好金龟换酒》
傅真
金龟换酒的典故,说的是诗人贺知章摘下身上华贵的饰品,换作酒钱与诗仙李白对饮。
这样的举动当真是豪情万丈!但现实中,却是极少有人敢想敢做的。
惊觉迷失在世俗标准与别人世界里的傅真,决心用一场间隔年寻找自我。她与丈夫毛铭基辞掉令人羡慕的工作,从英国飞往墨西哥,由北至南游历了拉丁美洲数十 个国家。
一路上她亲眼目睹了许多贫穷和不公,可人们仍以最大的乐观和热情投入生活,从容地尽其性命之理。他们并不因此生出戾气,照样心平气和,照样鼓盆而歌。
出发前她对生活有诸多不满,回来后心中更多的是谦卑和感恩。她终于真正从心底里意识到自己是何等幸运——曾经拥有那份并不喜欢的工作是种幸运,抛下它周游列国也是一种幸运,能够得到父母的理解是一种幸运,漫长旅途上有爱人相伴更是幸运。
◎是的,真实本身就是美,卑微的,受挫的,疯狂的,无情的,百内将它们统统拥抱着,从不扬弃任何东西。夕阳下,云雾里,冰川上,大雪中,它向我们坦坦荡荡地展示着自己的美—整体即是美,美从来都不是被包围在窄圈里的漂亮而脆弱的东西。
◎我更意识到,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真正的世界更宽广,更神秘,更深幽。我得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把这一点忘了,我的学会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避免将残缺不全认作真实,我得找到一个超越了愤怒和悲哀的完整世界。
◎如果有人能够理解你,那么即使与你待在房间里,也会如同在通往世界的道路上旅行。我何其幸运,有一个理解我的人愿意与我一道去真实的世界旅行。
《寻路中国》
彼得·海斯勒
如果说一两百年前中国在西方人眼里的典型形象是“停滞的帝国”,那么现在大概就趋于另一极端:一个不停快速变化的国度。悖论的是,可能由于生活在其中,或过于热爱速度,中国人自己对这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有时看得还不如外国人清楚。
和他的前两本著作《江城》、《甲骨文》一样,彼得•海斯勒在《寻路中国》中贯彻了他一贯的观察中国的态度:接触最普通的中国人,从他们的变化和视角来体会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
大概也因此,这个精通汉语的美国记者的中文名字取得极其普通:何伟。他似乎有一种本能的平民取向,在他的中国故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名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对的,因为只有普通人的变化最能说明中国是否真的改变了,又是什么样的改变。
◎在中国,迷失方向并非是件多么糟糕的事儿,因为其他人也不太清楚自己要何去何从。1996年夏天,我作为美中友好志愿者队员来到中国,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的无知。语言、习俗、历史——这一切都得学习,而这样的学习任务好像超越了我的能力范围。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比我领先了三千多年,所以我急切地想赶上他们。
◎从波澜壮阔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变中感到焦虑和愤怒。不只是自然违抗我们,就连生活本身也是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自然界中广阔的空间却最充满善于和敬意地提示了所有超越我们的事物。如果我们用更长的时间与它们相伴,它们会帮助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物,并接受我们最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
《夜航西飞》
Beryl Markham
也许只有通过上世纪初的非洲,那个充满原始蛮荒气息的未被现代文明过多侵蚀的生命大陆,才能写出生命的雄壮与震撼。也许只有通过上世纪初的飞行,那种充斥着中世纪浪漫主义色彩的还未被各种高科技过度武装的飞行,才能写出生活的热情与真相。而非洲与飞行,正是这本书所要讲给我们听的。
她叫柏瑞尔•马克姆。她曾是驯马师、飞行员,1936年,她创造了单人由东向西飞跃大西洋的飞行纪录。要不是《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对她说“你该写写这些事。你知道吗,你应该写!”,她可能不会写这本叫做《夜航西飞》的书。她在书中所分享的那些视野,让人们重新检视起自己,疣猪也拥有的自由和孤独,究竟被什么搞得如此逼仄。
◎如果必须离开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所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都不要慢慢离开,要决绝地离开,永远不回头。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更好,它们已经消亡了。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中,叫人看来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那些过去的时光,那些逝去的时光,在记忆半睁半闭的眼睛看来,从未从日历上经过,事实也确实如此。它们都聚在燃烧的篝火前,斜倚着某张桌子,或是聆听着某一首老歌。
我在十点课堂的
超实用学习法课程
正式发布了
上线数天
已经有一万多名伙伴一起听课
这套课程共有35节课
干货浓度100%
分享最有价值最实用的学习方法
为求学的你带去帮助与力量
有兴趣的同学扫描海报二维码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来参加吧
成功无捷径,但学习有方法
设定目标,量化学习,串联行动,达成结果
既然活着,就做一个被梦想录取的人
我在十点课堂等你